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共治平台”连接党群心 谱写基层善治新篇章
发布时间 : 2025-03-03 16:39
来源 : 中共罗定市委社会工作部
浏览次数 : 76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共治平台连接党群心  谱写基层善治新篇章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罗定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紧扣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要求,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建强阵地、创新机制、数字赋能,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服务下延,实现“群众说事有平台、干部解题有抓手、基层治理有温度”。

建强阵地  织密党群“连心网”

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主心骨”,罗定市通过建强议事阵地,搭建党群共治平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


(分界镇人大代表在金田村议事长廊开展接访活动)

“议事长廊+连心廊”双阵地融合。在自然村榕树下、祠堂边、文化广场等群众聚集地,打造开放式“议事长廊”,建设“连心廊”,形成“群众家门口的议事站”。202412月,分界镇党委以分界村和金田村为试点设立村级议事长廊,宣传政策方针、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网格议事协商,答好赋能基层治理“关键题”,自议事长廊投用以来,共收集群众反映意见约16条,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11条,剩余5条也已列入办理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落实。罗镜镇党委在三叉湖公园人流量最聚集的地方设置一个“党群连心廊”定期定时接访群众,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在每周四晚上开展“夜间接访”活动,主动直面群众,广泛征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西圩瓶颈路拆迁中,党员干部夜访群众127次,现场解答群众问题341件,办结67件,推动13间房屋成功拆除,打通长达20多年的交通梗阻,得到群众乡贤一致肯定实现道路通畅,民心顺畅

(罗镜镇党员干部在党群连心廊开展夜间接访活动)

“党员中心户”激活末梢神经。苹塘镇良官村党总支在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牌坊广场设置“连心站”,畅通民意渠道,并按照“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服务”原则,遴选12“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党员挂牌“党员中心户”,每户中心户联系1015户党员群众家庭,建立“村(居)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工作网络,实现“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在“连心站”,党员中心户带领党员以《干群连心卡》为载体,与群众面对面进行交流,开展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矛盾调解、实事领办,党员在议事中亮身份、作表率,带头认领民生项目,打通基层治理惠民服务“最后一米”推动党建引领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红色动能。

创新机制  畅通治理“连心桥”

机制创新是基层治理的动力,罗定市建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制定议事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党领导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动要我治理我要治理转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3+N”协调共治。为进一步推动住宅小区议事协商工作健全完善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探索建立“3+N”协调共治机制,积极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及市直机关单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协商共治机制,落实“一月一召开,大事即召开”模式。罗城街道凤凰新城小区设立“邻里议事角”,搭建“为民协商”、“协商议事”平台,征集居民“微诉求”,形成“邻里实事清单”,全力解决居民身边问题,完善生活服务设施。自凤凰新城小区和桂园物业公司党支部成立以来,召开党建联席会议,议定事项7项、落实诉求13件。

(凤凰新城小区建立“3+N”议事机制,召开联席会议议定事项)

“三级议事”闭环管理。创新分层分类的议事机制,通过网格、村级、镇级三级联动,建立“发现问题—分级议事—解决问题—反馈监督”的闭环机制,实现从“微小事”到“大事要事”的全覆盖治理,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的基层治理格局。网格微议事,由党员中心户牵头召集网格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参与,在“议事长廊”“连心廊”等召开小型议事会,即时解决邻里纠纷、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微小事”,实现问题在网格内快速发现、快速解决2024年以来累计解决1.2万件“微小事”。村级共议事,每月固定“议事日”,由村党组织牵头召集村民代表、乡贤、互助工作队成员等参与,在“议事长廊”或村委会等召开议事会,共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大事要事,2024年以来累计议定事项3800余项,推动了村级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镇级联议事,针对跨村难题,由镇党委组织职能部门、人大代表在“议事长廊”或镇会议室等召开联合议事会,破解土地流转、道路硬底化等难题,2024以来累计破解基层治理难题400件,提升了镇域协同治理能力

数字赋能  打造智慧“连心站”

罗定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搭建平台载体,强化“数字党建”赋能基层治理,持续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上发力,使基层治理信息化、规范化,持续激发党建新活力。

“大数据+网格化”融合。整合各方资源,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公安、民政等25个部门数据共享,将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大数据全部汇聚到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信息系统,各部门实现资源共用、数据互通,告别单打独斗的局面。推行群众点单+网格下单+党员接单。通过社区通APP-我要爆料”“民情日记”“定期走访等多种形式收集群众诉求,组织网格员认领时间任务,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解决民生难点,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组织网格员开展错时夜访,收集到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逐一落实、逐项回应。

“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联动。对依靠镇(街道)、村(社区)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事项,启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处理,协调市直部门、镇(街道)、村(社区)三方联动办理,通过“组织动员服务系统”信息化载体,在“指尖”精准派发任务,实现群众需求“一呼即应”,切实提升基层精细化治理水平。罗城街道全面落实“吹哨报到”治理新模式,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对“吹哨”的全过程的时限进行严格把控,创新“113”工作法,即“吹哨”发起后,网格长在1小时内审批,各市直部门1小时内“应哨”,现场处理“吹哨”事件3个小时内完成,切实提高“吹哨”效率,促进基层治理质效不断提升。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公安备案: